但热不寒
但热不寒,是病人只觉发热而无怕冷感觉,多见于里热证。由于热势轻重、时间长短及其变化规律不同,临床上有壮热、潮热、低热之分。发热的病机较为复杂,它是机体对病邪的一种全身性反应。长期发热,可以消耗正气,损害机体,严重者可以引起不良后果,外感病出现但热不寒的表现,是外邪入里的标志。
一、壮热
病人高热持续不退 (体温在 39度以上),不恶寒但恶热称为壮热。常兼面赤,大汗,烦渴饮冷,舌红,苔黄少津,脉洪大。壮热多起病急骤,为风寒之邪入里化热,或温热之邪内传于里,正盛邪实,里热炽盛,属典型的里实热证,例如伤寒阳明经证和温病气分证,即以壮热为主要特征。
二、潮热
病人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,有一定规律,如潮汐之有定时。外感与内伤疾病中皆可见有潮热,根据发热出现的时间特点及病机,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:
1、阳明潮热:亦称日潮热。是以日哺之时 (日哺为申时,即下午3~5 时) 发热或热势加剧为特点,热势较高热退不净。同时伴有腹满硬痛,拒按,大便秘结,舌苔黄燥或焦黄,或有芒刺,脉象沉实,甚则谵语。是由于热邪蕴结阳明胃肠,燥屎内结所致。由于阳明经气旺于日哺之时,邪热内结阳明,每当日哺之时,正邪交争而发热加剧,故此种潮热是辨阳明腑实证的重要依据,而名日阳明潮热.
2、湿温潮热:见于温病中的湿温病。其特点是身热不扬,即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,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,午后热甚,热退不净,常兼胸闷泛恶,头身困重,便溏不爽,苔黄腻,脉濡数等症。因湿性黏腻,湿遏热伏,热难透达于表,故身热不扬。又因午后属阴,湿为阴邪,当旺于阴分,故发热以午后为甚。
3、阴虚潮热:多见于阴虚证候之中。其特点是午后或夜间发热,热势较低 (一般体温不超过38度),或者自我感觉发热而体温并不高,并见五心烦热,甚或骨蒸发热,常兼两颧潮红,盗汗,舌红少津,少苔,脉细数。病由阴虚不能制阳,虚阳外浮而发热,又因午后及夜间本当阴气渐盛,但阴虚不能制阳,故午后或夜间热盛。阴虚潮热多见于慢性衰弱性疾病,如肺痨病、虚劳病等。
三、低热
病人发热不高(体温在38度以下),或自觉发热而体温正常者,均为低热。根据病程的新久,低热可分以为下两种:
1、新病低热:骤然起病,发热轻微。多见于外感风热、燥热或风湿热痹初期,受邪较轻微,或机体抗邪能力较弱,故而起病虽急,但发热不重。
2、长期低热:发热时间长,而热势始终不高,称为长期低热。临床又分为以下几种:
(1)阴虚发热:见阴虚潮热。
(2)气虚发热:长期低热,或时低时高,起伏变化,遇劳则甚,兼见神疲乏力,少气懒言,自汗,面色㿠白,食少便塘,舌淡,脉细弱等症,称为气虚发热。气虚发热的理论,来源于李东垣的《脾胃论》,其病机较为复杂,且争议较大,以下几种说法可资参考:
- 脾胃气虚,阴火上冲: 脾胃气虚,谷气下流,蕴为湿热,促使下焦阴火即少阴之火上冲而发热。
- 气虚外感,正邪相搏: 素体气虚,卫外失固,感受外邪,正邪相搏而致发热。
- 脾胃气虚,营血亏虚: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,脾胃虚弱,运化失司,不能生养营血,血虚而引起发热。
- 阳损及阴,阴虚生热: 素体阳虚,脾土失温,生化失常,阴液生化不足致阴虚,阴虚生内热则发热。
(3)小儿夏季热:亦称疰夏。在炎夏季节,小儿长期低热不已,亦可出现高热,兼见烦躁,口渴,无汗,多尿等症,至秋凉时不治自愈,好发于体弱儿童。多因小儿体质气阴不足,不能适应夏季炎热气候所致。
(4)温病后期低热:表现为身发低热,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,兼见口干舌燥,神疲乏力,舌红少苔,脉细数。是温病后期,病邪虽去,阴津耗损尚未恢复所致。
(5)瘀血发热:常见于午后或夜间发热,或自觉身体某一局部发热,兼见口干,但欲漱水不欲咽,舌质青紫或有瘀斑,脉涩而迟缓等。血本属阴,瘀血乃病在阴分,故发热多见于午后或夜间。